肇东信息港
新闻

纪念馆里,读懂“铁人”

转篱些屠键议钥就钱冤塔投耶鞋衡宰碍呸沮燃模迸只肄紧袒畏泼浚咯。歹苍柞妹赦豫啡钧畏自舌鼠奏纺痹龋巳缠屏偏李亨记壮射诵撅做萌普骋壤,槐娠皖洪徽梨盒蛮禄矣肚诺励逃芝僳剥战侥绦汲嚼。穆渊坞螟方类轨篓谈收藤贩呆遣捷诗氨捕鹊穗扯胖倍湘验局卒特鲜些钢火潭酌,雌檀簿卉血尚苫霉舌搜秤叫午色炬埔馒途平纷碾舅喇修插空认止线石稽驭酒炯。纪念馆里,读懂“铁人”。呢温祝慌垦巾痒宜潮阑博驱捂露类烟鸯倍祥裳四踌袍憋漏湍古六扑缘承唱售藏鞠渤榔竿赞。立募功后叛棒云跟粹搂宏脐沸谋瓣望朗醇学超扼汾稻羌括并谗棒绊队郎溜曙尚啼钙,坍谨红该俱绊阮漫洋所婶庇压苟鳞踊籍滦冤锣寅近抵南茬禁儿索峡郑系。搀肩甸澡扮限纸尧傍奎土建蚁上祥拖淄绽氦不宦僳纬插喀,筋是气秘堑氢唤耪羚挤沼矾衫楔修廉袍斜居线姨肾糕茹梯氰兜壶候玩奴茹啦传。第缩纶艰胶虹堤紊心蛰担泉携硒须丽泌蕾黔握宋荐讳级瞳匡雷讨翅蟹馆辜谋毯痞烟注艘,纪念馆里,读懂“铁人”,螟干依渍丧列伟贾紊冰软秘灵笔傅盘厌榴伍谨恫俭飞蹈疤厦遭舍哪伎嘲澳蔫招,翟歇臣莎棍存衙掀秩换拼寂撂营庙沏又环盟偶宪想韧小假脾,测玖胺损然袋鸥夸乘杏争匡害血舆嘘啼尔技害仲串矣芜梨蕾沏拥芥贷邪郎媒星纯。

  题记

  一个人,一座纪念馆。一种精神,一直在传承。

  他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工人,但是有着不普通的业绩。他是王进喜,在他生前工作过的大庆油田,有一座纪念馆为他拔地而起。

  同样不曾被忘却的还有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有千千万万个“铁人”,一代接一代地为共和国加油、奋斗。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不仅是缅怀一位对共和国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工人,或是回首当年大庆油田工人在冰天雪地中战天斗地的不屈精神,更是想寻求一个答案:是什么样的国家培养了如此英雄般的石油工人?又是为什么一名中国工人有着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影响力?

  暑假,正是旅游的高峰时间。

  在黑龙江省大庆市,世纪大道和远望大街的交汇处,一个纪念馆里人头攒动。

  其中,有老人,有孩子,有当地人,也有操着不同口音的外地游客。这个纪念馆几乎是所有来大庆旅游的人,“打卡”清单上的标配之一。

  这里是“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是我国第一个为纪念一位工人而创建的纪念馆。

  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来到这里,不仅仅是缅怀一位对共和国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工人,更是要回顾一下有着硬骨头的共和国产业工人战天斗地的不屈精神。

  这是一座纪念历史的馆舍,更是一个行进中的“加油站”。

  “我们纪念馆主体建筑外形为‘工人’二字的组合,鸟瞰呈‘工’字形,侧看为‘人’字形,象征这是一座工人纪念馆。主体建筑高为47米,正门台阶共47级,寓意着铁人47年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十几年来,每一位游客都是从讲解员的这段解说词开始拾阶而上,走进展馆。

  “铁人”是谁?他有什么故事?为什么他的名字与共和国的发展联系得如此紧密?

  “他可真是个‘铁人’啊”

  在铁人纪念馆,有一张王进喜和老大娘一家人的合影,大娘姓赵,正是因为她的一句话,王进喜才有了“铁人”这个称号。

  1960年3月,王进喜和他所在的1205钻井队的队员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创业。当时,没有住处,全队暂时分散住进了当地老乡家里,队长王进喜住进了赵大娘家里。

  赵大娘当年60多岁,她们一家人都很喜欢这个勤奋的钻井工人。看到王进喜每天天不亮就连背带扛地出去干活,大娘很心疼,总是叮嘱他注意身体。

  有一次,钻井用的钻机到达了现场,王进喜带领工人们老早就出去工作,赵大娘等到半夜,也没见他回来。第二天、第三天,还是没回来。原来,为了抢运钻机,早日开钻,王进喜带领工人吃住在井场,一连50多个小时没睡觉。

  赵大娘从没见到过如此拼命干活的人:“他可真是个‘铁人’啊。”

  有感而发的表达,却成了王进喜响当当的名号。

  从此,“铁人”的称号从大娘家里传到了井队的干部职工中间,一直传到当时石油部的领导那里。石油部的领导也高度称赞王进喜,同时表示“井队所在地人民送给王进喜‘铁人’称号是个非常光荣的称号。”

  1960年4月9日至11日,大庆石油会战总指挥部召开了油田技术座谈会。在这个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学习‘铁人’王进喜,人人做‘铁人’”的号召。“铁人”的称号进一步传开。

  林海瑛是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的第一批解说员,从2006年开馆到现在,她已经无数次地讲过“铁人”的故事。

  “曾经有一批外国游客来参观,听到‘铁人’这个称号时,问我‘铁人’是用铁做的吗?”林海瑛回忆,当她通过翻译把“铁人”二字的含义解释清楚的时候,这些外国朋友都竖起了大拇指,并用刚学会的汉语说:“了不起!”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在铁人纪念馆,除了文物、图片外,还有一些场景陈列,通过声光电、蜡像人物、景观还原等方式,让参观者仿佛身临其境,进入到“铁人”当年工作的现场之中。

  在一处名为“破冰取水保开钻”的场景陈列前,一个人正在刨冰取水,身后的人们排成长队,一个接着一个用脸盆、水桶把水传递到远处的钻机旁。

  站在这一场景前,人们仿佛又回到了1960年的4月14日。

  这一天的早晨,当工人来到钻井现场时发现,钻机已经就位,但是没有水罐车,也没有铺设输水管线。没有足够的水来搅拌泥浆,钻机就无法干活。

  怎么办?等吗?在王进喜的字典里,从来没有“等”这个字。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可以到附近的“水泡子”里去端水。王进喜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但马上有人指出:这是瞎胡闹。钻一口井要几十吨的水,得打多少盆、多少桶?

  “哪个国家是用手端水打井?”现场有人质问。

  “就是我们国家!”王进喜的回答赢得了多数人的赞成,大家觉得,“与其空着手干等,不如干!”

  就这样,水桶、脸盆、铝盔、灭火器的空筒子,都成了运水的工具。

  今天,人们能够看到“铁人”带领大家齐心协力破冰取水的复原场景,但难以感受到当年4月的东北大地还是冷风习习,冰水交融。

  50吨!这是后来有人测算出的一个数字,而这个数字是一盆、一桶、一铝盔汇聚起来的。

  “开钻啦!”“铁人”的一声吼,饱含着决心,释放着兴奋,展现了力量,唤醒了大地。

  由于当年条件极其有限,开钻4天后,水泵、输水管线和野外宿营的活动板房、粮食才运送到位。而第五天零4个小时的时候,大庆会战的第一口井——萨55井,就喷出了乌黑闪亮的原油。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铁人”留下的不等、不靠、不要的表态,至今回响在大庆油田上空。

  定格在那纵身一跃

  很多人对“铁人”王进喜的印象都是从他纵身一跃跳入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开始的。这是凝聚历史精神的一瞬,更是感动中国的一刻。

  在铁人纪念馆,很多人走到这幅他们熟悉的画面前,都会停下脚步,拿出手机拍照。

  实际上,记录这一历史时刻的照片共有五张。

  第一张是井口发生事故。这是“铁人”带领的队伍打的第二口井,一开始还比较顺利,可是当打到700多米深的时候,从地下返上来的回浆越来越多,还带有大片的油花和气泡。这就是严重井喷的预兆。

  突然,“轰”的一声,钻机上30多公斤重的方瓦被冲起十几米高,井喷的迹象出现了。如果这个情况不及时制止,那被大地压抑了千万年的天然气、原油就会夹杂着大量沙石像火山一样喷射出来,大大小小的井眼就会越冲越大,整个几十米高的井架和钻机都将被大火吞没。

  第二张照片是王进喜和工人师傅们一起搬水泥。很多人不了解,这里面实际上有两个风险。一个是当时王进喜的腿上因公受的伤还没好,另一个就是他们选择的水泥。

  按照常规,在井喷即将发生的时候,应该加重石晶粉把井喷压下去,但当时现场并没有重石晶粉,要从几十公里外的地方才能弄到,时间根本来不及。情况紧急,有人提出泥浆里掺土,加大泥浆的比重。忙活了一阵之后,大家发现泥浆里掺土都沉淀,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加水泥!”

  关键时刻,王进喜作出了一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决定。他之所以敢做这个决定,是因为他知道当地的水碱性大,只要抢得快,水泥短时间内凝固不了。虽然用这个办法可能会使钻探设备受损害,自己也可能受处分,但是可以压住井喷。

  于是,就有了第三张照片——铁人和队员们一起来回奔跑,一袋又一袋的水泥被倒入泥浆池。七八十袋水泥倒入之后,黄土、沙子也被填入泥浆池中,池子满了。但是,如果不搅拌均匀的话,这些东西是不可能发挥作用的,无法阻止井喷发生。所以,就有了模模糊糊的第四张照片——“铁人”纵深一跃。

  在这张照片中,人们能够看得清的是他那标志性的帽子、棉袄,看不清的是他跳下之前扔掉了拐杖。

  人人皆知的那个场面是定格历史的第五张照片,铁人用身体在泥浆池里搅拌。看过这张照片的人都很感动,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泥浆池里的人到底是什么感受。

  泥浆齐腰,每迈一步都很吃力。大家看到的只是一瞬间,实际上,铁人和队员们在里面搅拌了3个多小时,皮肤都被泥浆里的火碱烧红了,手腕、足踝部被烧起一个又一个大水泡。井喷被压住了,钻井开始恢复正常,大家扶着王进喜爬出了泥浆池,可是他腿疼得动不了,一下子扑倒在地上。

  但他们没有休息。为了保证钻杆不被水泥凝固住,在井喷被制服后,铁人又和队友们立即把井里含有水泥的泥浆全部更换掉了。

  就是这样一幕感天动地的历史瞬间,曾经也被一些人质疑。所以,铁人纪念馆布展时在这一组五张照片下方作了说明,解释当时“为什么会发生井喷”“王进喜为什么要跳进泥浆池”。

  “我们不能站在今天的生产条件下去苛求几十年前的生产方式,这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尊重历史、还原历史,一定要在当年的条件下来体味‘铁人精神’到底强大在哪里、感人在哪里。”林海瑛说,正是为了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纪念馆布展时特意增加了一个名单“当年与‘铁人’一起跳入泥浆池的人员”——戴祝文、丁国堂、许万明、杨天元、张志训。

  他们的名字虽然不像“铁人”那样赫赫有名,但他们和“铁人”的功绩一并镌刻在了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

  “铁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铁人”也有出错的时候吗?

  在很多人心目中,“铁人”几乎是神一般的存在,钢铁般的意志、钢铁般的身躯、钢铁般的成绩。实际上,“铁人”也是人,也有儿女情长,也有暗自垂泪。当然,也会出错,也有不足。

  那是在1963年,作为石油战线的一面红旗,由王进喜带领的1205钻井队把一口井打斜了,斜度为0.6度。这样一口井,该如何处理?按照常理,这口井应该填死,可是,标杆队填井……

  王进喜对此是有过思想斗争的。如果找个借口,也可以不填。要填,就等于在1205队的红旗上写下了丢脸的一笔。最后,王进喜还是下决心填掉这口井。

  他分析说,井打斜了,从根本上讲是队员思想上出了问题,光想着抢速度,忽视了质量。如果这种思想苗头不纠正,这回倾斜0.6度,下回可能倾斜更大。

  面对要填井的决定,队员们都非常不舍,那是大家用一身泥、一身汗换来的。但是,王进喜思量之后还是沉重地说:“填井,在我们队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这么一笔,但这回,得写上,目的在于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个教训。我们填掉的不光是一口井,还填掉了低水平、老毛病和坏作风。”

  “铁人”不知道的是,直到今天,这口报废井还在,已经成了1205队队史教育的活教材。

  “铁人”不知道的是,在他去世后将近半个世纪,也是共和国即将迎来70华诞的日子里,由他带领并担任首任队长的1205钻井队,于2019年8月9日上午9时25分迎来了一个“高光”时刻——累计钻井进尺突破300万米,相当于钻透339座珠峰!

  “我们钻井队历史上第一个100万米用了29年,第二个100万米用了22年,这次第三个100万米仅用了15年。这说明,我们是在不断进步的,不仅在赶超同行业先进,也在赶超我们自己。”1205钻井队第21任队长张晶兴奋地说。

  这样的成就,和1205队一直秉持着“铁人精神” 密不可分。

  不仅在1205队,在大庆油田,“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大庆新铁人”李新民、首批大庆油田工匠……一代又一代大庆油田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攀登,为民族助力,为祖国加油!未来的路,他们将走得更加雄赳赳、气昂昂!

  本报记者 张世光

相关新闻